财政工作的基本设想
-
学联的迅猛发展,要求我们不仅在思想文化战线上斗争,而且要求我们开展经济战线上的运动,进行各项必要和可能的经济建设事业。现在我们一切工作,都应为了学联革命的胜利,首先是让学联成为学生群众的代表。开展经济工作就是为此提供物质基础与思想宣传,这是每个革命工作人员必须认识清楚的。
学联财委的创立是对学联工作的长期性,反复性的一个典型的体现。过去两年多的发展里反复探讨是否建立财委,直到最近,学联网站所需的长期支出最终使得财委的组建决不能再迟疑了。
回顾之前,学联的集体财产大都由同学们的自愿捐款组成,是真正意义上一元一角积攒而成。在过去学联那样稚嫩的条件下,截止目前能有约200元的成果不能不称之为奇迹。而现在,我们要站在这份基础上去创造新的奇迹了。
从学联财政的历史中也能折射出一个基本特点,在筹办阶段下,学联整个的经济活动规模相对较小。同时,无论是通过仿照团费的联费体系还是通过报刊,网站收费,所带来的收入都是微乎其微的,更不用提放贷款之类的经济手段。
那么基于这样的条件,我提出一种财政的思路。取消一切联费,订阅费以及还在构想中的交易平台的交易抽取,提供用于解决像是交书费的问题的无息贷款,解决吃饭问题的津贴补助等财政政策,直接让学联实现彻底的普惠。
现阶段追求收支平衡是无必要的,不要害怕赤字,一滩死水反而是问题,所谓适度通胀是经济健康的表现。学联的经济工作绝不能站在财政数字上思考,,要把视角放到整个的全局上面来研究。通过扩大赤字加速学联各方面的建设,更加一用实际的工作让同学们信任学联是为他们而工作,代表着他们的利益,届时又何必担忧财政危机呢?
况且这里的逻辑虽与非营利组织拉捐款相似,但本质截然不同。毕章学联终究是马列主义武装的革命组织,同学们给学联的捐赠将化作切实的革命力量。不同与所谓慈善组织,学联是可以完全可以保证所有的捐赠都落实、放大到真正有需要的同学和整个学生群体。学联把政治放在第一位就是我们的最大底气
天津的客观条件也利于我的财政路线。据我观察,天津部分学生的可支配资金极其的丰富,哪怕是小小的转移支付就足以支持其现阶段学联财政不是吗?
最后是组织上的问题,理论上财委的任命是需要选举的,可目前人手紧缺,组织松散,具体怎么建立同样是个问题。
欢迎同志们提出自己的有关看法。